进入21世纪初,烟台养老变革进入第三个阶段“巩固提高”阶段。面临社会福利组织“百家争鸣”的局势,又提出了变革开放的奋斗目标。城镇敬老院提出了“三抓三上”,即抓入院人数上规划、抓设施完全上档次、抓标准办理上水平,使养老院的全体水平有了较大的开展。在社会养老组织中采纳“县级设中心,入院床位上水平”,提出了“每千名白叟具有养老组织床位”的奋斗目标,持续扩展养老组织的规划,大力兴办“日间照顾中心”,为社会养老供应多方位的效劳,使全市养老准则愈加完善。
2003年烟台市晚年福利效劳中心项目立项,是其时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十件实事之一。2005年,烟台市晚年福利效劳中心开工建造,规划床位850张。“当年,烟台市晚年福利效劳中心只要20多名职工,缺乏百位白叟。而今日已开展成一个具有240多名职工、900多位白叟的大家庭。”市晚年福利效劳中心主任于永军通知记者。
多样化扩展养老效劳供应方法。一些晚年人特别是高龄晚年人,日子逐渐不能自理,需求有专人照顾。2013年,烟台首家临终关心组织在莱山区试营业,“精力慰藉”与“临终关心”引发社会重视。临终关心效劳的呈现,标志着烟台养老效劳供应方法又增加了新形式,多样化、多层次、以需求为导向的新式养老效劳形式正在逐渐完善。
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跟着老龄化社会的迫近和养老方法的改变,人们热切地期望能够经过扩展养老效劳供应方法,进而构建多样化、多层次、以需求为导向的养老效劳形式。做为一种新式养老形式,临终关心能够让他们知足、淡定地脱离,不留惋惜,实现“关心一个人,关心一家人,感动一群人”的社会效益。
2010年开端,烟台市的养老工业走上了快车道,10处县级社会福利中心开端建造。2012年,全市晚年人口到达131.7万,占总人口的20.25%。市政府先后下发《关于加速社会养老效劳体系建造的意见》等,社会力气出资养老效劳业的积极性进一步增强,芝罘、牟平、招远、开发区、莱州、龙口等的信息渠道投入运营。
2016年,烟台市晚年福利效劳中心被确定为全国养老组织效劳标准化建造试点单位并经过验收,烟台被国家卫计委、民政部确定为第一批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市。2017年,烟台成为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效劳变革试点市、国家恢复辅佐用具工业归纳立异试点市,尽力打造“康养名胜、福寿烟台”保养安居城市品牌。
完善办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速社会福利社会化进程,促进社会福利准则开端由“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改变。到2017年,全市建成1处市级社会福利中心、10处县级社会福利中心、87处城镇敬老院、12个县级养老效劳信息渠道。全市养老组织开展到210处,各类养老床位5.92万张,千名白叟具有床位37张,建成城市社区晚年人日间照顾中心377处,乡村幸福院746处。
|